属于一分为四
按下面的顺序一步一步确认你是不是能够认可下列论述:(可以在评论留言同意哪几点)
- 一分为二 是不是有道理的?有很多概念具有成对的关系,就像数学的正数和负数一样是一条线的两个方向。
- 概念合成 ,一分为四 背后的原理是概念A是概念B和概念C化合而成的。概念能够化合。
- 四象限图 、概念表格 、知识可视化 、思维遍历 。
- 一分为四 ,概念除了两两出现,是不是也能四个四个的出现?两个成对概念已经很好用了,四个概念则让模型更加精细化。这四个概念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四象限图 中对角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也可以说是互补的。而相邻的两个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先找到四个概念,然后再寻找概念的关系来确认这个四个概念是不是找对了。从一分为二 继续细分下去就能建立比较复杂而丰富的模型,突破了一分为二 的简单。在寻找四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四个在轴线上的概念,从四象限图 中最终是得到了八个概念。四个在象限上,四个在轴线上。
- 首先要接受"一"的概念。就像第一眼看,地球是一个球体。但这里的"一"是 不可分 的。我们研究一个领域能不能从"一"出发先得到一个概览,而不是上来就做试验得到一堆零碎的规律? 不可分 出发的方法更适合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比如如果把人脑每个分子都模拟出来了, 不可分 的意义就变小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不可分 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工具。这个第一点比下面各点更难接受,因为基本上没有从"一"开始研究的经历。那就换为追求获得一个领域的概貌。一个领域的一 。
一分为四 的简化理解:
- 有人用概念图来梳理一门学科, 一分为四 是用 四象限图 或 概念表格 来梳理一门学科。把概念放到 概念表格 里就走在了 一分为四 的道路上。
例子
例子一:
待办事项的分类
这个例子应该非常容易理解也非常容易接收。
例子二:
目的论
- 我想要办成一件事,要搞清条件,要规划好行动,这个说法应该很好理解。
- 怎么把它变成 一分为四 呢?条件再分为内因和外因,也就是外部环境和自身能调动的资源。行动再分为目标和实现,实现是逐步拆分成子任务并逐一完成的过程,该干的都干了,目标是否能实现其实屋不确定的。这个细分也不难理解。
- 从上述表述发现,内因和实现是可控的部分,外因和目标是不可控的部分。这样 一分为四 的模型就建成了,也能体会可控和条件化合成内因这样的概念化合的过程了。能够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