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Tags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路过 on pypy
- 方清 on 关于“一分为四”的一些介绍
- 方清 on 关于“一分为四”的一些介绍
Archives
- February 2023
- August 2022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April 2020
- February 2020
- January 2020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November 2018
- October 2018
- June 2018
- May 2018
- April 2018
- March 2018
- January 2018
- December 2017
- November 2017
- Octo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ly 2017
- June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6
- November 2016
- Octo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February 2016
- January 2016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April 2015
- October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March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April 2013
- March 2013
- Octo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August 2010
- July 2010
- June 2010
- May 2010
- March 2010
- February 2010
- January 2010
- April 2008
- August 2007
- July 2007
Meta
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7
聊出文章来
【频道】激励知识的生产 有人提问,会激励人写文章,而这个文章可能是本来暂时不会写的。提问和付费提问的效果类似,都达到了促进文章产出的效果。而quip在聊天中提供了趁手的写作工具,这也为文章产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维基式聊天
维基式聊天目前只能在quip中实现。 quip能够向外展示个人的内隐 。这样,面对一个人就不用费口舌去解释脑中所想,只要抛出一个链接就可以了。这样聊天简明省力很多。
quip能够向外展示个人的内隐
不像公共的维基,quip上的词条都是个人化的信息,比如甲和乙分别at出同一个词条,链接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分别是他们两个对同一个词条的不同的解释,也就是两个人大脑对同一个词条的不同的解释。因为quip是在一个特定人的创建的文档和收藏的文档中为一个词条来匹配链接。没有被收藏的文档的链接就处于纯私人的状态。at出链接就像人从大脑中回忆起知识一样自然。
一分为四的应用
属于 一分为四 发现概念的成对现象一分为二 ,发现概念合成 ,这种零散的发现不追求"一"。一分为二 和概念合成 都能让概念定义更精确。 思维遍历 ,列出一个领域的 概念表格 ,查看领域知识的缺漏。这种概念表格 可能是领域的一个局部。将自己知道的概念填表概念表格 和画图四象限图 ,发现自己概念的缺失。 最终达到领域中的“一”,由概念表格 能描述一个领域的全貌。 应用一分为四的成果 。
一分为四的成果
一分为四 是一种哲学方法,在这个方法指导下产生了一些成果。不能说一分为四 重要而成果不重要。就像不能说牛顿力学定律不重要而还原论重要一样。成果的重要性并不次于哲学方法。但是如果不接受一分为四 的哲学方法,也就不会接受一分为四 产生的成果。 以下是成果: “人的思维是什么样的过程?”思维 “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过程?”心理 “人们怎样产生认知?”哲学 “度过一生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人的属性
人的属性
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利益性、理想性 人的属性 和哲学 的对应关系: 哲学 还原论 目的论 整体论 群体论 人的属性 自然性 理想性 社会性 利益性 知道了人的属性,就能知道人在度过一生中要考虑哪些问题。
目的论
目的论 专有名词 属于哲学 条件 行动 不可控 外因 目标 可控 内因 实现
一分为四
【在评论中投票】 是否同意此观点? 同意 不同意 不懂 【文档】 专有名词 属于不可分 在一分为二 的基础上。找到两个一分为二 作为两个轴线,组成笛卡尔坐标,就得到四象限图 ,这四象限就是一分为四 。如果加上两个轴线的四个概念,一分为四 其实一次涉及八个概念。四象限图 也可以用表格来表示,如下所示。四象限图 简化来说其实是表格。 一分为四 认为两个概念相结合,能产生新的概念。比如在待办事项的理论中把事情分为紧急的和不紧急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而重要和紧急相结合就产生了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就像化学中的化合反应。 一分为四 的出发点是一分为二 ,在一分为二 的基础上继续细分下去,细分下去结果发现有大收获。 不紧急 紧急 重要 不紧急但重要 紧急并且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且不重要 紧急但不重要 一分为四 接下来还可以按表格 的方式,以两个一分为四 为基础,结合出十六个概念。 怎么看一分为四 一分为四也可以看作概念中的元素周期表。概念可以在一分为四 这个元素周期表中得到自己的位置。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有语义空间的概念,每个词都有一个空间位置。和一分为四 有相似的思想,只是一分为四 是人工来决定这个位置,而不是计算机来决定。 … Continue reading
一分为四的原理
属于一分为四 按下面的顺序一步一步确认你是不是能够认可下列论述:(可以在评论留言同意哪几点) 一分为二 是不是有道理的?有很多概念具有成对的关系,就像数学的正数和负数一样是一条线的两个方向。 概念合成 ,一分为四 背后的原理是概念A是概念B和概念C化合而成的。概念能够化合。 四象限图 、概念表格 、知识可视化 、思维遍历 。 一分为四 ,概念除了两两出现,是不是也能四个四个的出现?两个成对概念已经很好用了,四个概念则让模型更加精细化。这四个概念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四象限图 中对角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也可以说是互补的。而相邻的两个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先找到四个概念,然后再寻找概念的关系来确认这个四个概念是不是找对了。从一分为二 继续细分下去就能建立比较复杂而丰富的模型,突破了一分为二 的简单。在寻找四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四个在轴线上的概念,从四象限图 中最终是得到了八个概念。四个在象限上,四个在轴线上。 首先要接受"一"的概念。就像第一眼看,地球是一个球体。但这里的"一"是 不可分 的。我们研究一个领域能不能从"一"出发先得到一个概览,而不是上来就做试验得到一堆零碎的规律? 不可分 出发的方法更适合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比如如果把人脑每个分子都模拟出来了, 不可分 的意义就变小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不可分 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工具。这个第一点比下面各点更难接受,因为基本上没有从"一"开始研究的经历。那就换为追求获得一个领域的概貌。一个领域的一 。 一分为四 的简化理解: 有人用概念图来梳理一门学科, 一分为四 是用 四象限图 或 概念表格 来梳理一门学科。把概念放到 概念表格 里就走在了 一分为四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