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Tags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路过 on pypy
- 方清 on 关于“一分为四”的一些介绍
- 方清 on 关于“一分为四”的一些介绍
Archives
- February 2023
- August 2022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April 2020
- February 2020
- January 2020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November 2018
- October 2018
- June 2018
- May 2018
- April 2018
- March 2018
- January 2018
- December 2017
- November 2017
- Octo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ly 2017
- June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6
- November 2016
- Octo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February 2016
- January 2016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April 2015
- October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March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April 2013
- March 2013
- Octo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August 2010
- July 2010
- June 2010
- May 2010
- March 2010
- February 2010
- January 2010
- April 2008
- August 2007
- July 2007
Meta
Category Archives: 一分为四与架构
(长篇)人的属性,及其和社会制度、管理方法、哲学架构、宗教、哲学、社会类型的关系
人的属性是社会架构的一部分。 人的属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利益性、理想性。 先说管理方法,据说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方法是法家(也就是说强调纪律,以奖惩为主),这正对应人的自然性(人体、生物性、物质性)。对中层的管理用儒家(强调自觉性),对应人的属性的社会性(社会秩序、纲常伦理、上下级、各种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对高层采用道家(平等合作、各取所需、因势利导),对应人的属性的利益性(丛林法则,不讲规则,博弈,合作竞争)。 上面三种方法是从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既然人的属性有4个,那么需要找出第四种管理方法,那就是企业文化(针对人性提出很多理念,来凝聚人,催眠人。管理社会人则是宗教,在革命中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对应传统文化是不是应该叫做释家),对应人的理想性(也可以叫做精神性,意识性)。 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发展阶段其实也是管理人的方法的改变,奴隶社会(体罚式的管理,肉体管理)对应人的自然性(法家), 封建社会(纲常伦理,强调秩序)对应人的社会性(儒家),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社会,讲究规则,讲究个人的自由,个人的私利,个人的权力,为个人利益物质利益而生活)对应人的利益性(道家,博弈),宗教社会(包括原始社会的祭祀, 包括将来机器全面代替人的劳动后的人道社会(见起点小说《人道天堂》,一种没有什么物质追求,而更多精神追求的社会))对应人的理想性(也叫精神性)。 现在发现人的属性对应于哲学架构的4部分,这也说明了人是小宇宙。自然性、社会性、利益性、理想性分别对应哲学架构的物质、个体(个体也可以叫做整体)、群体(也可以叫做丛林)、目标(现在发现“精神”这个词比“目标”更贴切)。 社会类型(见参考)的控制型、服从型、内向型、外向型分别对应哲学架构的个体4个组成部分:结构(也就是金字塔结构,自顶向下的结构)、流程(服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叫做有合作精神,能够和上下游顺利合作)、独立(也就是内外分割,有自由精神),开放。 这样对人的研究就不局限于4部分了,而是可以继续发展为16部分。下面继续。 人的理想性也可以叫做精神追求,再广义来说,叫做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思维活动。我从佛教的名词“唯识”受到启发。我们知道的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佛教说自己不是唯物主义、不是有神论,这样实际上就是唯心主义,佛教里面讲究修炼的部分有很多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见心理学架构。唯物主义讲究实证,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来获得理论认识,实际上可以说是强调对外界的认识,因此对应哲学架构的目标(今后改叫做精神,包括内因、外因、目标、执行)的外因部分(精神领域的外因指心灵的窗户,能够感觉到的部分,外界的部分,而一般的外因则指外部环境,自己不能掌握的部分)。而唯心主义讲究先有理念、假设,然后去处处验证,讲究高度的抽象,等于是求诸内心,因此对应精神(原来的哲学架构的目标部分)的内因(精神领域的内部就是内心了,而一般的内因则指自己能够掌握的资源)。从佛教的和有神论以及唯物论的对比,则看出来宗教(有神论)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有神论通过神的崇拜,通过迷信,借主神的口来给人指出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因此对应精神的目标部分。其实人也可以不需要别人来指出目标,通过过问自己的内心,同时通过对外界机会的把握,通过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找到目标(这种说法好像是佛家的率性,本性,参考起点小说的《阳神》)。第四部分也很好找了,就是儒家的不讲物质、不讲神、不讲理念,只讲行为规范。儒家对应精神的执行部分(什么也不说,只是执行,好的规范得到幸福人生,幸福家庭,幸福社会)。 人的另外的8要素待今后感悟。 参考链接: 哲学架构 社会类型 社会架构 心理学架构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长篇)人的属性,及其和社会制度、管理方法、哲学架构、宗教、哲学、社会类型的关系
架构的心理部分的对应关系以及一分为四和传统学术的对应关系
目前,架构中最成熟的是心理学部分。其次是哲学部分。而社会部分不知道是否成熟。 其中心理学(我的一分为四架构的专用名词)部分: 智商:A属性思维、B大纲思维、C离散思维、D演绎思维 情商:A注意力、B意志力、C持续力、D反应力 心商:A见识、B手段、C态度、D习惯 逆商:A兴奋、B欲望、C感觉、D情绪 其中A/B/C/D分别相互对应。也对应心理学已有的知识:A多血质、B抑郁质、C粘液质、D胆汁质 ,有可能对应的不对,今后再说。 除了用ABCD来对应外,还可以按照中国的阴阳来表示,分A少阳、D少阴、B太阳、C太阴。这种对应关系是太阳在上、太阴在下的图形。 另外还可以用四象限来表达对应关系,就像“社会关系人格分类”(以后再解释,这是一种已有的理论)那样 。一、二、三、四象限分别对应B、A、C、D。 在心理学中,A都是输入、B都是输出、C都是判断、D都是应对。 而智商是外在的自我,逆商是内在的本我,情商是智商自我对本我的影响、控制;心商是本我的长期积淀对自我的反控制,反影响。 智商部分:属性思维就像关系数据库,是“比较不同点”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大纲思维就是知识管理中的outline,也叫树枝状思维,是“组合”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离散思维就像知识管理中的搜索,是“比较相同点”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也和分类学有关。演绎思维是因果关系知识,是“分解”思维活动的结果。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架构的心理部分的对应关系以及一分为四和传统学术的对应关系
详谈炒股方法的分类,并和哲学架构联系起来(转载自“一分为四”网站)
原帖见:“一分为四”网站 炒股方法一般的说法是技术面和基本面。其实细分可分为四种。 技术面就是看图表炒股,认为一切信息都反应在图表中。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能够从历史中看到未来。能够根据已有的图线预测将来的图线。认为未来的走势是可以预测的。 基本面就是研究公司,按照公司将来收益的总和折现来估计股票价值,股价低于价值则买入,高于价值则卖出。认为未来走势是不可预测的,走势是随机漫步的。不可能从历史得知未来,如果能够从历史得知未来,那么,图书管理员应该是炒股收益最好的。 除了上面两个方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我来补充一下。 一个是宏观面,用来研究经济周期、政策走向、国内和国际形势。也包括政策面。也包括各种形势所引起的股票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必然的变化。这一方面是可以从基本面里分离出来的。宏观面比公司的基本面更容易变化。更不可预测。而巴菲特也说是不管利率调整的。 一个是资金面,这里的资金面指的是场内各方资金的博弈。而不是资金的供求关系,资金的供求关系是属于宏观面的。比如这次牛市,由于人民币升值引起的 结构性的资金的流入就是宏观面的,而由于股市的涨跌引起的暂时的资金的进场和离场就是资金博弈方面的事情。在资金面里有主力操盘技术、有散户心理学、有机 构博弈。在资金面里遵守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损的。道琼斯说从短期看股市的涨跌是由大资金控制的,从长期看股市的牛熊大趋势是不受 人为因素左右的。这个道琼斯的说法就是从宏观面来说的。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宏观经济也是可以受到大资金控制和策划的。资金面有人就叫做 心理因素。技术面的图表的短期走势的各种图表判断后面的理论依据就是资金面也就是心理因素。因此资金面和技术面关系密切。当然,技术面认为自己是能够看到 长期的,那后面的理论就是价值面和宏观面了。但技术面越短期越有效。 从时间和价格来说,看基本面可以找到涨100倍的股票,是几十年的事情,基本上是不用选时的。看宏观面可以找到涨10倍的股票,这就需要在低价的时 候买入,而在股市高涨的时候卖出,这就需要选时,既选股,又选时。从资金面上,涨1倍或30%、50%就卖出,这样能够把握中短期的波动和调整,能把握上 涨或下跌过程中的板块轮动。这种手法要密切关注大势。从技术面上,就可以把握涨10%以内的机会。如果关注短线炒作甚至可以不关注大势,但基本还是要关注 大势的。比如日内交易的也要懂跨日交易。炒短线的也要关注长期趋势。 追涨杀跌和抄低逃顶是两种不同的入市时机。前者是趋势投机,后者是波段投机。趋势投机适合杠杆操作,而波段投机适合自有资金。如果两者结合起来,是完美的,但两种技术都掌握是很困难的。 炒股方法为什么最后分成了四种方法呢?这就可以和哲学架构联系起来。 技术面是和物质联系起来的,也就是时间、空间、物质、作用层面的。 资金面是和群体联系起来的,是生存、发展、合作、竞争的群体内的相互关系。 宏观面是和个体联系起来的,要搞懂封闭、开放、结构、流程这些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 基本面是和目标联系起来的,要考察内因、外因、目标、实现(执行,计划)这些以盈利为目标的各种因素。 因此说,正是因为哲学架构有物质、个体、群体、目标这四个层面,因此,炒股自然而然分为了四种方法。
思维架构和性格、年龄、性别、民族性格、遗传的关系
原帖见:“一分为四”网站 在我的思维架构上是可以区分不同的类型的人的。A型是离散思维的、兴趣导向的、感觉型的、见识型的。B型是关系思维的、观察导向的、兴奋型的、表达型的(原来叫信仰型、态度型,现在用表达这个词更准确),C型是因果思维的、反射型的、情绪的、习惯的。D型是大纲思维的、意志型的、欲望的、手段的。四部分的顺序是智商、情商、逆商、心商。 心理学的四种气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胆汁质来代表这四种类型的缺点是这些词太不准确,也太有偏向性。但可以做一个对应:A型是抑郁质、B型是多血质、C型是粘液质、D型是胆汁质。四种气质可以参考网址:http://www.fsonline.com.cn/bbs/bbs/disp.asp?id=64533 东北亚(中日韩)是C型的,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是B型的,南部非洲是D型的,欧美是A型的。 少年是C型的、青年是B型的、中年是D型的、老年是A型的。 性别上,女性是C型和A型的(被动的),男性是B型、D型的(主动的)。 从遗传上来说,民间有个说法是男孩遗传父亲的智力、母亲的性格,女孩遗传父亲的性格、母亲的智力。这个说法和思维架构联系起来就是,男孩遗传父亲的智商和情商、遗传母亲的逆商和心商。女孩遗传父亲的逆商和心商、遗传母亲的智商和情商。 参考:思维架构的介绍 参考:思维架构的关系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思维架构和性格、年龄、性别、民族性格、遗传的关系
编程和思维(转载自“一分为四”)
转载自:“一分为四”网站 思维的心商有见识、手段、信仰、习惯。对应着编程语言的声明型语言、命令型语言、标记型语言(因为信仰是主动的表达信息)、事件驱动型语言。因此,函数型语言和声明型语言、命令型语言不是并列关系。 思维的情商有观察、意志、兴趣、反射。对应着编程方式为面向对象编程、文章编程、组件编程、函数编程。 组件编程的意思是接到一个任务,就找出手头的组件,比如zope/j2ee/django/ror这些web框架就是可组合的组件、vb的控件也是 组件、利用过滤器的shell编程也是组件、编程的层次结构也是组件、对各种web api的maskup也是组件、tcl语言也是组件编程的思路,用这些组件来搭积木,或者叫用胶水粘合成一个程序。兴趣就是听从内心的想法来行动,而组件 编程则是自下而上编程,首先考虑的是能实现什么,而不是要干什么。另外,组件思维也是用相似性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离散思维的方法。 面向对象编程是接到任务后,考虑适合谁来干,把任务分派给不同的对象共同来完成任务,对任务进行划分。(我想说面向对象编程就是编写组件编程的各种 组件,但感觉不确切)。比如表现层是一个对象、数据层是一个对象、输入是一个对象、输出是一个对象。任务的完成就是对象的相互配合。 文章编程就是对任务进行分解,分成子任务、孙任务。也就是自顶向下编程。而组件编程是自底向上编程。 函数编程逐步追踪的过程,比如这个任务是达到一个什么结果,那么,要得到这个结果需要什么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完成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来逐步达到可实现。这种编程和文章编程是可以配合的,因为文章编程也是追求最终实现。 很多语言都同时适合两个分类。比如smalltalk即是面向对象语言,又是事件驱动语言。tex、html是标记语言,它也很好的实现了文学编程的大纲结构。prolog语言是声明型语言,但它很重视推理能力,也是是函数编程的能力。 大部分语言是命令型语言,这些命令型语言同时具有情商的各种编程方式的特征,比如很多编程语言同时是面向对象的、函数的、组件框架的、而通过noweb、leo、m4、make、folding又能实现文章编程的能力。 这里只提到了心商和情商,而没有提智商和逆商,这是因为感觉心商和情商的概念更明确,更容易和编程语言的特点联系起来。因为智商和情商是对应的,心商和逆商是对应的。那么说情商就是在说智商。 现在说说智商的离散思维、关系思维、大纲思维(树状思维)、因果思维。 组件编程只是离散思维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而prolog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的离散思维,搜索、链接是知识检索的时候的离散思维。 面向对象编程也是关系思维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关系数据库是知识检索时的关系思维。 文章编程是完成任务的大纲思维,而通常的大纲则是一般的知识组织形式。 函数编程也是完成任务的因果思维,prolog是知识检索的因果思维。
心商的关系
原帖见:“一分为四”网站 心商有见识、手段、信仰、习惯。 见识和信仰都属于信息类的活动。手段和习惯都属于行动类的活动。 手段是主动的,习惯是被动的,是被驱动的。见识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信仰是主动的表达信息。 从哲学的角度,习惯是对外界的反映,是外因驱动。信仰是内因驱动。见识用来确定目标,手段用来执行目标。 这说明,“一分为四”的四要素之间有着各种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本身就是重要的概念。比如,主动/被动,信息/行动,外因/内因。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心商的关系
哲学架构的一些关系
原帖见:“一分为四”网站 个体是客观对主观的作用结果。 群体是主观对客观的作用结果。 比如,时间、空间和流程、结构的对应关系。 比如,内因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竞争,外因就是和环境的合作。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哲学架构的一些关系
思维结构中的一些关系。
原帖见:“一分为四”网站 情商是理智(自我)对本能(本我)的作用。 心商是本能对理智的作用结果。 逆商是本能,智商是理智。 比如,正因为常常采用因果思维,因此,才有“反射”的行为方式。 比如,正因为习惯于感觉,因此,在见识方面比较发达。
Posted in 一分为四与架构
Comments Off on 思维结构中的一些关系。